代理商串货行为调查

代理商窜货行为动因及类型分析

窜货动因:

  1. 利益驱动与市场争夺:
    • 供货商对中间商实施的优惠政策存在差异,诱使部分中间商寻求更多回扣。
    • 供应商对中间商销售情况掌握不准确,导致市场策略失衡。
    • 区域内销售不畅,产品积压,且厂家不支持退货,迫使经销商将产品转至畅销市场。
    • 运输成本差异,自提货物成本较低,为窜货提供了空间。
    • 厂家设定的销售任务过高,迫使经销商采取窜货手段以完成任务。
  2. 市场报复行为:
    • 出于恶意破坏竞争对手市场的目的,进行窜货活动。

窜货类型概述:

一、按性质分类:

  1. 恶性窜货:
    • 经销商为获取非正常利润,故意向非指定销售区域倾销产品。
  2. 自然性窜货:
    • 通常发生在销售区域边界或物流过程中,非供应商主观恶意行为。
  3. 良性窜货:
    • 经销商流通性强,产品自然流向非目标市场,但此现象亦需关注与管理。

二、按市场范围分类:

  1. 同一市场内部窜货:
    • 如甲乙经销商之间的相互倒货行为。
  2. 不同市场间窜货:
    • 两个同级总经销之间跨越各自市场区域进行产品交换。
  3. 交叉市场窜货:
    • 经销区域存在重叠,导致产品在不同经销商的市场间流动。